第(3/3)页 仿佛,是秋后大地里因为卖不了没人收割的波菜,就这么着的晾在那块没人管了。一想起今天吃饭都成了问题的时候,就打不起精神来,看什么都觉得没劲。就连西边那令人沉醉的夕阳,此时,也无精打采的泛着困,一顺手拉起旁边深灰色的云朵当大棉被,这会儿,盖好了大半个身子蒙头大睡。 吃过晚饭,晚风吹进屋子里一阵阵的凉意。我发现在起风的夜晚,星星就会随着风不停的眨眼,眨啊眨的,直到眨得你想起白天心烦意乱的事。 余年年这个名字读起来我总觉得憋口,管她叫余答应的杜鹃也早已插上翅膀飞向几千公里外的城市打拼。 香菇姐对她根本就没有称呼,只有大婶儿经常高声的喊着她年年有余。我看余年年笑起来的模样,可能这个名字她还满意,必竟是个吉利的过年话儿。 我就说她走路脚下没有跟,仿佛一条鲶鱼无声又无息的在水底下游过一般,水面上却没有一点痕迹。说来,也真真是人如其名。 我之所以一直没有提起那一群组团而来的新老板,就是觉得事情怎么会是这么个结果? 唉!细细的想下来,其实也并觉得太意外,只怪自己的心太粗便罢了。 当我在昨天早上,新老板们刚一抬脚进门时,看到晏姐那假惺惺的装做什么也不知道、心情又是那么坦然自若的时候,就知道可能事情从一开始她就很清楚。要不然,前几天她总抱着余年年跟夏婉黑唠什么嗑呢? 以前,光知道兰老板总带着中总跟余年年还有她的老板姓梅的一位中年男士隔三差五地聚会在一块儿喝酒,所谓的美其名曰“联络生意感情”,却不知道在兰老板走后,这样的事情还一直在细水长流的继续着。 难怪中总在北边的一个小地方盖上楼房了,搞上所谓的房地产大开发。总的来说,余年年的那一位梅老板正是在那一片做这些生意的人,以前,听杜鹃学过,生意一直不太好。现在,眼巴前的生意不也是被余年年经营得如一潭死水一般的了无生气。她们家基本上大部分客户都被同行的大婶儿俘虏而去,余年年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自己家的生意都是如此的惨淡经营,你还会试想她们又扩张改行经营能风生水起? 一行五人组团而来的新老板,在中总的一一介绍下,除了梅老板的二位朋友算是没见过面之外,在就是余年年跟夏婉黑。 一点儿也不意外见到这一群人,但真的意外,还有五个人组团当老板的。对于这么样一个没有几个员工的小店,难道,老板员工一对一吗?我晕。 第(3/3)页